药给我两粒。”
公孙悌取出玉瓶,把里面的丹药拿出两粒,喂到冉闵嘴里,见他吃了丹药闭目不语,便小声吩咐医师照看,转身回到公孙昶那里禀告。
“父亲,儿回来了。”
屋里的公孙昶答应一声,说道“悌儿啊,进来说话。”
公孙悌走进屋内,只见长兄公孙嗣侍立在一旁,而父亲站在沙盘的边上,脸上满是疲色,表情却满是兴奋。
“石将军领兵在此处,已然卡住敌军退路。”
公孙昶在沙盘上摆出一颗旗子,对两个儿子说道“明日只要我出城迎敌,石将军领兵夹攻,双方合力一处,这襄平之围便解了。”
“父亲。”公孙嗣说道“那石将军只领三五千人,就敢断乌桓人的退路,以儿看来,这一战怕是不好打。”
公孙昶摇头“不然,虎翼军乃是幽州精锐,甚至强于咱们手下的白马义从,五千虎翼军,我城中再出万人,夹攻不到三万的乌桓部已绰绰有余。”
“那鲜卑呢?”公孙悌搭话。
“悌儿。”公孙昶无奈地说道“以眼下城中的兵力,咬住乌桓已经是勉力,要想连鲜卑一块吃下,便是人心不足蛇吞象了,这一战打完,还要分兵驱逐东西两部在郡内劫掠的人马,救援被掳的百姓,我们现在已经没有余力再扩大战果了。”
说完这些,公孙昶又问道“冉丹师的族弟如何了?”
“伤处俱已包扎,他又吃了自己带来的丹药,想来是无碍了。”
“真想不到啊。”公孙昶一声叹道“他居然如此年轻,便有如此战力,将来若是长成,定是一员虎将啊。”
公孙嗣公孙悌默默听着,心中却没有任何不服,冉闵一战下来,斩首何止千人,以不到二十的年纪便有如此战绩,他们自认比不上。
他们皆以为冉闵此时十七八左右,然而事实上,冉闵才不过才十五岁,若是知道这个,指不定几人要惊成什么样呢。
公孙嗣却并未这个话题,而是劝道“夜已深了,父亲还是去歇息一会吧。”
“就不歇了。”公孙昶摇摇头“明日就要决战,一会我去营中走一圈,还要去城墙上看看,察看手下士卒的情况,安抚军心。”
公孙悌又劝道“自战事起,父亲已经月余不眠不休,今日援军以至,就请父亲去歇一歇吧,养足精神明日好指挥决战打一个大胜。”
听到幼子再劝,公孙昶这才勉强点头“那好,我便休息一会,不过城中上下不可无人照看,嗣儿去巡城,悌儿你去营中坐阵,若有变故,速速报与我知。”
“是。”二人一道答应了,公孙昶这才放心,不过他也不回房休息,叫人在堂中支一个胡床,脱去甲衣,和衣而卧。
……
一觉直到天明。
次日一早,公孙昶醒来之时,屋中众将已经齐聚,公孙昶一跃而起,一手接过亲兵递过来的湿毛巾随手在脸上抹了一把,开口问道“几时了,城中上下准备的如何了?”
“军士俱已饱食,只等将军一声令下,出城迎敌了。”
“好。”公孙昶答应一声,一边在亲兵的服侍下披甲,一边问道“城外情况如何?”
“城外的两部已经拔营,看样子准备跑了。”
“嗯。”公孙昶点点头,说道“诸君,连月苦守,终到拨云见月之时,此战定要狠狠啃下那些胡奴的一块肉。”
堂上众将齐声应诺。
公孙昶正要点将发令,忽听外面一阵吵嚷,接着便见冉闵从外面冲了进来,后面几个的灰头土脸的亲兵跟在身后,显然是并未拦住。
见他闯进来,公孙昶也不生气,挥挥手让几个亲兵下去,上下打量着冉闵,惊讶道“贤侄身上的伤好了?”
“已不妨事。”冉闵答道。
他身上的伤口皆是外伤,并没有伤筋动骨,只是看上去吓人而已,加上冉绝教他的是专修肉身的功法,这种程度的外伤对他来说并不算什么,两粒丹药下肚,运功调息一宿,便好的差不多了。
来到堂下,冉闵拱手见礼,说道“闵想向公孙将军借些兵。”
“荒唐!”堂中一将,见冉闵贸然闯入时便心生不爽,此时听他开口就是借兵,便开口斥道“汝一个黄口小儿,贸然闯入节堂便已是重罪,怎敢……”
他话未说完,身边便有同僚拉着他的手腕小声说道“这就是昨天从城外闯进来那人。”
“那也不能开口借兵,现在是什么时候……”那将咽了口唾沫,小声嘟囔。
显然冉闵昨日一战之威,堂中众将也都是佩服的。
公孙昶倒也没有开口拒绝,而是问道“眼下战事紧急,我便与贤侄长话短说,贤侄可领过兵没有?”
“不曾。”冉闵摇摇头,如实答道“只看过几本兵书。”
公孙昶又问道“那贤侄要兵马多少,去做什么?”
“多少……”冉闵沉吟片刻,答道“听闻公孙将军家有白马义从三千,便请借三百,另配一名向导,我去草原,接我大兄回来便还。”
“你兄因我家事而去,按理说这兵我应该借你,只是眼下战事紧急,义从更是主要,不能轻易出借,更何况你从未领兵作战,把兵士交到你的手
公孙悌取出玉瓶,把里面的丹药拿出两粒,喂到冉闵嘴里,见他吃了丹药闭目不语,便小声吩咐医师照看,转身回到公孙昶那里禀告。
“父亲,儿回来了。”
屋里的公孙昶答应一声,说道“悌儿啊,进来说话。”
公孙悌走进屋内,只见长兄公孙嗣侍立在一旁,而父亲站在沙盘的边上,脸上满是疲色,表情却满是兴奋。
“石将军领兵在此处,已然卡住敌军退路。”
公孙昶在沙盘上摆出一颗旗子,对两个儿子说道“明日只要我出城迎敌,石将军领兵夹攻,双方合力一处,这襄平之围便解了。”
“父亲。”公孙嗣说道“那石将军只领三五千人,就敢断乌桓人的退路,以儿看来,这一战怕是不好打。”
公孙昶摇头“不然,虎翼军乃是幽州精锐,甚至强于咱们手下的白马义从,五千虎翼军,我城中再出万人,夹攻不到三万的乌桓部已绰绰有余。”
“那鲜卑呢?”公孙悌搭话。
“悌儿。”公孙昶无奈地说道“以眼下城中的兵力,咬住乌桓已经是勉力,要想连鲜卑一块吃下,便是人心不足蛇吞象了,这一战打完,还要分兵驱逐东西两部在郡内劫掠的人马,救援被掳的百姓,我们现在已经没有余力再扩大战果了。”
说完这些,公孙昶又问道“冉丹师的族弟如何了?”
“伤处俱已包扎,他又吃了自己带来的丹药,想来是无碍了。”
“真想不到啊。”公孙昶一声叹道“他居然如此年轻,便有如此战力,将来若是长成,定是一员虎将啊。”
公孙嗣公孙悌默默听着,心中却没有任何不服,冉闵一战下来,斩首何止千人,以不到二十的年纪便有如此战绩,他们自认比不上。
他们皆以为冉闵此时十七八左右,然而事实上,冉闵才不过才十五岁,若是知道这个,指不定几人要惊成什么样呢。
公孙嗣却并未这个话题,而是劝道“夜已深了,父亲还是去歇息一会吧。”
“就不歇了。”公孙昶摇摇头“明日就要决战,一会我去营中走一圈,还要去城墙上看看,察看手下士卒的情况,安抚军心。”
公孙悌又劝道“自战事起,父亲已经月余不眠不休,今日援军以至,就请父亲去歇一歇吧,养足精神明日好指挥决战打一个大胜。”
听到幼子再劝,公孙昶这才勉强点头“那好,我便休息一会,不过城中上下不可无人照看,嗣儿去巡城,悌儿你去营中坐阵,若有变故,速速报与我知。”
“是。”二人一道答应了,公孙昶这才放心,不过他也不回房休息,叫人在堂中支一个胡床,脱去甲衣,和衣而卧。
……
一觉直到天明。
次日一早,公孙昶醒来之时,屋中众将已经齐聚,公孙昶一跃而起,一手接过亲兵递过来的湿毛巾随手在脸上抹了一把,开口问道“几时了,城中上下准备的如何了?”
“军士俱已饱食,只等将军一声令下,出城迎敌了。”
“好。”公孙昶答应一声,一边在亲兵的服侍下披甲,一边问道“城外情况如何?”
“城外的两部已经拔营,看样子准备跑了。”
“嗯。”公孙昶点点头,说道“诸君,连月苦守,终到拨云见月之时,此战定要狠狠啃下那些胡奴的一块肉。”
堂上众将齐声应诺。
公孙昶正要点将发令,忽听外面一阵吵嚷,接着便见冉闵从外面冲了进来,后面几个的灰头土脸的亲兵跟在身后,显然是并未拦住。
见他闯进来,公孙昶也不生气,挥挥手让几个亲兵下去,上下打量着冉闵,惊讶道“贤侄身上的伤好了?”
“已不妨事。”冉闵答道。
他身上的伤口皆是外伤,并没有伤筋动骨,只是看上去吓人而已,加上冉绝教他的是专修肉身的功法,这种程度的外伤对他来说并不算什么,两粒丹药下肚,运功调息一宿,便好的差不多了。
来到堂下,冉闵拱手见礼,说道“闵想向公孙将军借些兵。”
“荒唐!”堂中一将,见冉闵贸然闯入时便心生不爽,此时听他开口就是借兵,便开口斥道“汝一个黄口小儿,贸然闯入节堂便已是重罪,怎敢……”
他话未说完,身边便有同僚拉着他的手腕小声说道“这就是昨天从城外闯进来那人。”
“那也不能开口借兵,现在是什么时候……”那将咽了口唾沫,小声嘟囔。
显然冉闵昨日一战之威,堂中众将也都是佩服的。
公孙昶倒也没有开口拒绝,而是问道“眼下战事紧急,我便与贤侄长话短说,贤侄可领过兵没有?”
“不曾。”冉闵摇摇头,如实答道“只看过几本兵书。”
公孙昶又问道“那贤侄要兵马多少,去做什么?”
“多少……”冉闵沉吟片刻,答道“听闻公孙将军家有白马义从三千,便请借三百,另配一名向导,我去草原,接我大兄回来便还。”
“你兄因我家事而去,按理说这兵我应该借你,只是眼下战事紧急,义从更是主要,不能轻易出借,更何况你从未领兵作战,把兵士交到你的手